萨沙为伊万出谋划策,不知不觉间,军用吉普车在一节火车车厢前戛然而止,原来库图烈夫的官邸用的是一段列车车厢,用大量的列车车厢及公交车车厢也是点金手娜佳的手笔,他向大型的拆船厂、钢铁厂租用了即将拆卸的轮船、海车、列车车厢,供给飞虎自贸区的创业者们居住,从而为大型居住区的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萨沙看见库图烈夫教授已在门口迎接了,他们两人热烈拥抱,伊万则小心地把萨沙的行李先提入库图烈夫家。
萨沙向库图烈夫教授问好,也向教授请教了自贸区建设的情况,以及给自己的任务。
库图烈夫兴致勃勃地讲授着他在飞虎自贸区推行家家互市理论情况,说:
“家家互市真的让小城繁荣起来了。原来那么多人有许多的问题与困难,主要是生活服务上的问题,比如一日三餐,这些蛮南人本来是吃不惯这里的食物的,所以就开了无数的小食店,把吃饭问题解决了;还有交通问题、通讯问题、住宿问题等,这些我们都通过组织专业服务公司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去组建公司,有技术上不足的地方,自贸区再从区外公开招聘专业人员加盟指导,或者兴办合资企业,就把一系列的问题都解决了。”
伊万也在一旁向萨沙解释说:
“刚来这里的时候,什么都缺,幸亏梅津采夫中将与地方政府一起投资,让我们进驻了波特湾的内海,这样很长的防波堤就不需要建了,只要把原有伸入入海口的半岛加长一些就成为防波堤了,这么一来,开山打下来的石头大大富余了,我们就用这些石料在内海中填出了棕榈岛,点金手娜佳少校给自贸区搞来的大批船则以这些填出来的人工港湾为依托,全面铺展开来,一部分人住船上,一部分人住岛上,同时在填海的实地及周边所建的浮岛上,建设了飞虎特装的一批新车间,各车间之间的物流,大宗的通过车间之间的海水用船运,少量的则通过多棕榈岛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线及桥梁来运输,整个物流效率大大提高了。
环波特湾沿岸硬地,则建起了高层住宅及商务楼,底层则开了大量店铺,把这些店铺作为服务场所,以联通到每一个工人的通讯网络为广告与交易的纽带,建立起了一个家家互市的第三产业大市场,加上飞虎自贸区对第三产业的免税政策,相关服务企业收入增长很快,纷纷扩大投资,业务还向周边拓展,促进了货币的循环,活跃了自贸区银行的经营,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库图烈夫频频点头对萨沙说:
“在具体的建设中,伊万作为办公室主任,做了建章立制的大量工作,他把情报专业特长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先后把诸如美国硅谷、新加坡、中国的苏州工业园区的资料搞来,翻译成R文与蛮南文,再以此为基础,组织编制了飞虎自贸区的规章制度,指导工作,效果显著。可以用起点高见效快来形容。你来接他的工作,目前主要是对这些规章制度的落实与推动,以及调查研究,针对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飞虎自贸区相关政策制度。当然伊万的办公室也在已有几十名员工,有四、五人专业水准非常不错了,前三个月,你可以拜他们为师,分别通过与他们的交往学习系统的办公室管理。后面等你完全掌握情况了,可以独立运作一段时间。
由于丘尔金上将急需马斯哈多夫,伊万只能带你一周时间,然后他要到老棉岛那儿呆两周,完成交接后,才能让马斯哈多夫去中东。”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伊万见时间差不多了,就提醒萨沙,两人从库图烈夫教授家里出来后又直奔罗蒙诺夫的驻地,伊万告诉萨沙:
“丘尔金上将派罗蒙诺夫到来后,他在协调飞虎自贸区建设方面实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飞虎自贸区按总统的指令,由丘尔金上将领导,丘尔金指定由飞虎特装总裁安德烈担任具体工作的负责人,安德烈主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制度建设,与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另一件事是安置80余万名员工到飞虎特装工作,同时搞好飞虎自贸区的基础建设。
罗蒙诺夫到来后,两人的工作又作了细分,安德烈只做飞虎特装生产方面的工作了,把与政府协调,以及参与飞虎自贸区基建的20万人,以及服务飞虎自贸区自身第三产业的10万人的工作都转移给了罗蒙诺夫,甚至在安德烈的飞虎特装工作的50余万人的生活及后勤保障也转给了罗蒙诺夫。
两人的关系如同罗蒙诺夫是飞虎自贸区即飞虎市的市长,安德烈如同是一个大型国企老总,级别与市长同级的这样一种关系,当然整个飞虎自贸区主要经济效益的产生还要靠飞虎特装的经营绩效。而我们办公室,原先服务于安德烈,罗蒙诺夫来了之后,主要服务于罗蒙诺夫了。只有工作协调时,才去找安德烈。”
令萨沙大感意外的是,罗蒙诺夫的“市府”是在一艘豪华邮轮上运作的。由于邮轮上各种家俱及设施齐全,只要岸上把水、电、气及电话线等都接通,就能像一幢市府大楼那样运作起来了,里面一个个房间改造成了办公室,餐厅依然可以作餐厅使用,会议室、游泳池、健身房都可以使用。主要变化是上船的通道建立了多条,上下船非常方便。伊万告诉萨沙,为了工作方便,伊万的办公室也就是自己今后一段时间的办公室就在罗蒙诺夫办公室的隔壁,便于罗蒙诺夫一叫就到,周边有十几个房间都是各种功能及不同大小的会议室、洽谈室,方便各部门间的沟通。
伊万带萨沙走入里面一间有“飞虎自贸区行政长官室”标牌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