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冲离开后,方正良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习惯。每天不归家。家里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外面忙些什么。方宜黄是彻底看透方正良的个性了,所以对于他的事情,方宜黄是不闻不问。有时候,方老太太看不过去,等方正良晚上回家睡觉时,老太太会把儿子叫到自己跟前,苦口婆心的劝导几句。
人都说,父母最喜欢小儿子。方老太太也不例外。每次她都想狠狠地骂自己小儿子几句,可看到小儿子嬉皮笑脸地站在自己跟前时,心里的气早就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有慈爱和怜惜。
“你说说你,老大不小了。整天游手好闲的不着调。你说说,你在这样下去,找个媳妇也难。”老太太拉着脸说。
“娘,你放心,就你儿子长这么帅,能找不到老婆?再说了,我要找媳妇也不在方家崴子找。”方正良嬉笑着说。
“瞧你这幅没皮没脸的样。”老太太拿手在方正良鼻子上刮了一下,说,“你还有本事了,不在方家崴子找,咋?方家崴子的女人都配不上你?”
“当然了。你看看,方家崴子的女人都土里土气,看着都恶心。我啊,以后要在奉天城找一个老婆。”方正良说。
“越说你越上天了。”老太太说,“瞧你说的这话,就像你见过奉天城的女人似的。”
如果,方老太太知道自己的儿子去奉天城干过的好事,她就不会这么说了。
自从方正良给何太冲抓药时,在“楼”上睡了一晚后,他开始迷恋上那里的女人了。虽不说他天天往奉天跑,可隔三差五,十天半个月的不去一趟,他心里就很不得劲。没两年的功夫,“楼”的姑娘差不多让他给睡了一个遍。当然,方家的银子也没少让“楼”赚取。幸好方宜黄离开北京时,带着的古董较多,方正良从家里随便拿一样东西,送到古玩店,都能换回一大笔钱。由于他去古玩店的次数多了,古玩店里的老板卜世仁卜老板渐渐地同他混熟了。
卜世仁可是极其精明的商人。他从方正良的穿着和举止中,能判断出方正良是前清遗老家的少爷。像这种人家,古董最多。于是,卜世仁花钱雇了一个探子,打探方正良家底。探子带来消息是方家崴子的方家并不姓方,而是大清的皇亲博尔济吉特氏。对于这个消息,卜世仁意外的高兴。因为在古董行里,早就流传了这么一个说法,博尔济吉特家中有一个自孝庄皇后留下的玉扳指。据说,这个玉扳指通身血红,对着太阳看能看到里面像血液一样流淌的东西。更为神奇的说法,这个扳指是有生命,活的。并且每年都在变大。
于是,卜世仁开始打起了这个扳指的主意。继而,卜世仁寻思,要想得到红玉扳指,必须得从方正良身上下手。
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方正良走出“楼”。看上去,他心情不错,折腾了一晚上,精神头挺足。卜世仁已经在“楼”门口蹲点了好长时间,他见方正良出来,忙起身过去。
“哎吆吆!这不是方公子吗?”卜世仁笑着说,“这一大清早的就遇见贵人了,看来我今天得走运啊。”
“老卜,你这是干啥去?”方正良问。
“嗨!也没啥事。”卜世仁说,“昨晚,在一个朋友家喝酒,喝大了。留在他家睡了一宿,可又怕家里人担心,就早点起床了。哎,方公子,起这么早,您有啥事?”
“我?我能有啥事。”方正良说。
“既然没事那就去我家吧。”卜世仁说,“咱们认识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虽说咱们是主顾关系,可在我心里,早就把您当朋友了。今日,您要是也把我当朋友,您就跟我回家,咱们喝两盅。”
“咋?平白无故的请我喝酒,是不是又想算计我的古董了?”方正良问。
“方公子,您这话说的就没意思了。”卜世仁有些不悦,板着脸说,“方公子,您算算,您在我那儿出手的东西我啥时候压您的价钱了?是不是。我是把您当朋友,才想和您喝两盅,您既然这样看我,我也不敢请您了。咱们就此别过吧。”
卜世仁转身要走,方正良一把拉住他。笑嘻嘻地说:“开个玩笑,咋就生气了。有人请吃饭,那是好事,傻子才拒绝。”
“方公子,豪气。”卜世仁伸出大拇哥说,“我就欣赏您这一点,有啥说啥。咱东北人其他的优点没有,就是耿直。虽说您祖上是外地,可就看您这个个性,您已经是个地地道道地东北人了。”
“好了。别给我戴高帽了。”方正良说,“这大清早的,也不是喝酒的时间啊。”
“咱们先不忙着喝酒。我带您去一个地方,咱们先乐呵乐呵。等到中午,再去我家喝酒。”卜世仁说。
方正良用手指着身后的“楼”,说:“这里不就是乐呵的地方吗?难道奉天城还有比这里更好玩的地方?”
“一听您这话就知道您不是奉天城里人。”卜世仁说,“在我奉天,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楼,逍遥轩,快乐坊,笑笑园。‘楼’和‘快乐坊’你都去过了。‘逍遥轩’是抽大烟的地方,咱们不去。我现在要带你去的是‘笑笑园’。”
听卜世仁说的很神奇,方正良有了好奇心。他跟着卜世仁,三转五拐,在奉天城西南角,方正良看到一个写着“笑笑园”的楼房。卜世仁和这里的老板很熟悉了,没有买票,直接进去了。里面是一个很宽敞的大房间,正中央一个舞台,四周是座椅。来人不多,有好多空座。卜世仁选择了一个最佳位置给方正良坐了,自己则坐在了方正良的身旁。
舞台上,有两个化妆的小丑,一男一女,在哪里插科打诨,说些低俗的黄段子。博得观众阵阵哄笑。方正良对这个新颖的东西也很感兴趣,他小声问:“老卜,这叫啥?”
“这个你都不知道?”卜世仁瞪大了小眼睛注视着方正良,从卜世仁眼中,方正良能看出他的惊讶和不可思议。方正良不屑地说:“这些小儿科,我为啥要知道。”
“方才我刚说了,您是纯正地东北人。现在,我得收回我的话了。”卜世仁说,“但凡是个东北人,都知道这是二人转。难道你们方家崴子没有二人转表演吗?”
“有没有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没有见过。”方正良说。
“幸好我带你来了。不然以后你去外地闯荡,说自己是东北人,然后没看过二人转,多丢人啊。”卜世仁说。
“这有啥丢人的。”方正良不以为然的说。
“在咱们东北,有一句老话,叫做宁可舍弃一天饭,不能舍弃二人转。你说说,二人转对于咱们东北人有多重要。别的不说,就说咱们的张大帅,每天工作那么忙,他还得抽出时间听一段二人转。”卜世仁说。
“为啥?”方正良问。
“因为这二人转是咱东北土生土长的东西。它已经融入了咱们的血液中。一天不听它心里不舒服呗。”卜世仁说。
方正良觉得,卜世仁的话有点言过其实了。不过,二人转的确很搞笑,方正良也很喜欢。欢愉地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方正良跟着卜世仁到了其家中。卜世仁让管家去“醉仙楼”要了一桌子菜。酒是自家酿造的纯粮食酒。卜世仁打开酒坛,顿时,酒香四溢。方正良虽不喜酒,但常喝酒。从这飘溢的香气中,方正良就能判断出此酒定是酒中极品。
卜世仁倒了两碗酒,他双手端起一碗酒,递到方正良跟前。方正良忙站起来,双手接过酒碗,说:“老卜,你这是干啥?你比我年纪大,得是我给你端酒才对。”
“方公子,你坐下听我说。”卜世仁说,“老话说得好,摇车里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还有句老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所以说,年龄不能代表什么。尤其是在江湖上,论的是能力,是本事。不是我拍你的马屁,就你这能力,以后一定能在奉天城扬名立万。到时候,我还得指望你活着。今天,我斗胆叫你一声老弟,已经是我的荣幸了。所以,以后咱们就不要再提年龄的事情了。我为什么要给你端这碗酒呢,我是有自己的小心思,我希望你以后发达了,不要忘了我。”
“好吧,老卜。既然你这么看得起我,我啥话不说了。这碗酒我干了。”方正良一抬头,一碗酒下肚了。
“好,方公子,我就喜欢你这直爽的性格。”卜世仁说,“来来,咱们一人一坛子酒。谁也不多喝,谁也不少喝。喝完,不够了,我再取。”
“老卜,啥也别说。就冲你这句话,我就知道你也是个直爽之人。来,我回敬你一个。”方正良倒了满满的一碗酒,端到卜世仁跟前,卜世仁也不含糊,抬头干了。